有多少人一看到過山車,就能想象出一萬種事故場景,?
原創(chuàng) SME SME科技故事
沒有幾個孩子會拒絕游樂園,,因為在那里有他們日常中所體會不到的刺激和快樂。游樂園里有各式各樣的游樂設施,,有碰碰車,、摩天輪、旋轉木馬,,但站在金字塔頂端的一定是過山車,。
為什么?因為過山車有很高的速度帶來視聽上的刺激,,又有強烈變化的加速度帶來生理上的刺激,,俯沖、急轉,、翻滾這些原本應當被我們識別為危險的空間運動,,反而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快感。

從原理上來看,,我們在經歷巨大生理刺激時,恐懼的狀態(tài)引發(fā)戰(zhàn)逃反應,,人體就會釋放腎上腺素和去甲腎上腺素等激素,,進而出現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等反應,,相關研究發(fā)現,,約有十分之一的人在體驗過山車的過程中的最大心率甚至要高于公式估算的極限心理。
以上這些反應或許并不愉悅,,但當我們的理智意識到自己其實并不是真的危險時,,大腦就會分泌兩種物質來應對,,一種是起鎮(zhèn)靜作用的內啡肽,另一種是提供快感的多巴胺,。

乘坐過山車是一件頗耐人尋味的事,從人體的角度出發(fā),,它一方面帶來了恐懼感,,一方面又產生了愉悅感,看似矛盾但卻如影隨形,。
同樣如影隨形的還有過山車的雙重屬性,,既要足夠刺激吸引游客,又要足夠安全穩(wěn)定運行,。
不管有沒有坐過,大概每一個知道過山車的人都好奇甚至質疑它究竟會不會飛出軌道,,如果想象力豐富的話可能在短短幾秒鐘內就已經在腦子里過了一遍各種如電影《死神來了》中的畫面,。


過山車事故其實并不罕見,,嚴重的非死即傷,輕微也可以是虛驚一場,。就在不久前的5月9日,,蘇州樂園森林世界“絕處重生”過山車發(fā)生急停,大約20名游客被困在高空,,原因是氣溫過高觸發(fā)了設備安全傳感器,,急停反而是確保游客的安全。
所幸急停發(fā)生后的20分鐘內,,維修人員手動打開了安全壓杠,,引導游客從安全通道返回地面,沒有人員受傷,。

當然,,這僅僅只是過山車運行過程中的小插曲,但從過山車的發(fā)展歷史來看,,有些事故可能就沒有那么溫和了,。
如果從過山車的本質追根溯源,即以重力獲得速度提供高速刺激的感官體驗,,它最早的起源應該是俄國在16-17世紀流行的木質坡道滑冰,。
參與者登上木頭修建的坡道高處,有的可高達21米,,然后乘坐簡易的雪橇順著有冰面覆蓋的坡道滑下,,享受重力和高速帶來的刺激體驗。

這種原始的過山車幾乎沒有安全措施,,僅有的是坡道末端用于減速的沙堆。一般認為,,在那之后法國人發(fā)揚了這種玩法,,但是由于法國的氣候不夠寒冷,因此他們在雪橇上增加輪子,。
然而,,今天游樂園里的過山車可能還是起源于美國的鐵路。19世紀初,,有人開發(fā)出了運煤礦車的新玩法,,這些鐵路通過重力運行,早上運送煤礦,,下午則變成了游客的娛樂項目,。

半個世紀后美國人拉馬庫斯·阿德納·湯普森發(fā)明了一種以重力為動力的過山車,,但它仍然以觀光為主,,游客面向軌道的側面乘坐,在起伏的滑行中欣賞路途上的人造景觀,,是真正字面意思上的“過山車”,。
后來,,人們逐漸發(fā)現過山車乘坐過程中的速度感,上下起伏以及失重和超重交替的奇妙感覺要遠比觀景更為有趣,,真正意義上的現代過山車才算是出現,。
早期的過山車都是木質的,車體在與傳統鐵軌相似的軌道上運行,,車輪的設計也一脈相承,,內側的輪緣與軌道側面接觸,起到了橫向的限位作用,,但在垂直方向上沒有約束,。

因此,,早期的木質過山車的花樣基本局限于軌道上下起伏和轉向帶來的失重和超重感,,設計不合理或運行速度過快還會發(fā)生脫軌的事故。
另外,,由木頭搭建的軌道支架據說會在乘坐的過程中產生一定的形變,,帶來一種無可替代的微妙體驗,有部分愛好者就好這一口,,至今仍有一定數量的木質過山車仍在運營。

1920年代,,過山車設計者為了提高車輛運行的速度,提供更刺激的體驗,,設計了第三條用于給車輛供電的軌道,,并且還將速度控制開放給游客操作。
這個看似先進的嘗試很快就被過山車狂熱愛好者玩壞了,,他們不顧危險地追求更快更刺激,,導致了很多脫軌事故。而供電的第三軌道也電死了不少過山車維修工人,。
1915年,,紐約康尼島上的“rider riders”過山車就因為乘客操縱車輛的速度過快,在急轉處發(fā)生了側翻脫軌,,6名乘客中的3人被甩出當場死亡,,另外3人也都受傷,。

今天我們常常能見到過山車的回環(huán)結構其實也在19世紀初就出現了,,但因為軌道結構的限制,,運行的車輛需要以較高的速度通過才能保持與軌道的穩(wěn)定接觸,所以回環(huán)的尺寸只能設計得很小,。
帶來的問題就是,,車輛也不能設計得很大。1901年開放的“Loop the Loop”過山車是世界上第二個回環(huán)過山車,,它采用了非固定曲率的圓弧軌道來降低產生的G力,。

當時過山車的座位上并沒有配備安全帶,,因此軌道旁還設有防止乘客墜落的防護網,。然而最致命的是由于小回環(huán)的存在,車輛也必須設計得非常小,,單次僅能容納4人,,技術上的成功沒辦法彌補商業(yè)上的失敗,這個項目運行了9年之后宣布倒閉,。
過山車的另一個危險環(huán)節(jié)其實是起步前的爬坡,,就是那個醞釀恐懼感的漫長過程。過山車的爬升使用的是軌道中的鏈條,,鏈條由電動機帶動,。

問題并不在前進,,而是在于倒退,,一旦爬升過程中出現意外,車輛可能從陡坡上向后滑落,,就有可能發(fā)生嚴重的碰撞事故,。
解決的辦法是給過山車加上一個止逆的安全結構,這讓過山車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爬升過程中發(fā)出令人不安的機械聲就來自這個結構,。它的發(fā)明人是約翰·米勒,,被認為是過山車發(fā)展中最重要的人物,此外他還擁有100多項過山車相關的專利,。

不過,機械結構也有失靈的時候,,1997年,,美國俄克拉荷馬州塔爾薩的貝爾游樂園就發(fā)生了這樣的事故。園區(qū)內的野貓過山車由于止逆結構出現了故障,,車輛在爬到坡頂前向后滑落,,撞上了坡底的另一輛車,一名14歲的男孩在碰撞中被拋出,,最終死亡,,另有6人受傷。

另一項對過山車項目影響深遠的改進是1950年代由迪士尼樂園率先引入的管狀鋼制軌道,,車輪也發(fā)生了巨大的改變,從原來鋼制輪變成了尼龍或聚氨酯材質,,還增加了側向和底部的車輪,,可以牢牢地讓車輛只沿著軌道方向運動。
這項改進不僅大大提高了過山車的安全性,,而且還極大的提高了過山車的可玩性,原本木質傳統軌道的過山車僅能提供上下起伏,、急轉彎,、回環(huán)等體驗,而新式的管狀鋼制軌道還能提供螺旋,、倒置,、更大更多的回環(huán)。

就連乘坐的方式也出現很多新穎的改變,,乘客可以位于軌道的上方,、兩側、下方,,甚至連乘坐的姿勢也可以發(fā)生改變。
今天的過山車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已經足夠安全,但仍然有乘客傷亡的事故發(fā)生,,其中有兩方面原因,,第一是維修檢測上的疏忽,這通常是發(fā)生重大機械故障的原因,。
1986年,,西埃德蒙頓購物中心游樂園夢幻世界過山車因車輪組件中缺少螺栓而發(fā)生脫軌事故,造成3名乘客死亡,,15人受傷,。
1999年,新澤西州大洋城的過山車因為更換了錯誤的制動器而引發(fā)了事故,,車輛向后高速運動急轉甩飛了一對母女,,后不治身亡,最終故障車輛撞上另一輛車致兩人受傷,。
2007年,,日本大阪萬博紀念公園游樂園過山車因車軸斷裂發(fā)生脫軌事故,車輛向左傾斜導致一名女乘客頭部撞上鐵柵欄當場喪生,,另有21名乘客受傷,。

2019年,,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一處游樂園發(fā)生過山車事故,,運行過程中車廂從彎道處脫軌,從大約10米的高處落下,,兩名男子被甩出車外遇難,,經調查涉事過山車相當老舊,已經使用了幾十年,,期間幾經易手,。
另一方面原因是乘客不遵守安全規(guī)定,例如超齡超重超高,,或是隱瞞相關病史等等,。
不過總的來說,現代過山車的事故率其實還是極低的,,大約為幾千萬分之一,,死亡率更是低至7.5億分之一,,遠遠小于被雷劈中的概率(約百萬分之一)。
如果你熱愛過山車,,那就選擇正規(guī)的游樂園盡情享受,,但要注意自己身體的情況,不要為了刺激而傷了身體,。如果你本來就對它不感興趣,,也不必落井下石拿著個例唱衰它,畢竟我們無法預料自己以后會不會坐上生活的過山車,。
Rachael Lallensack. 14 Fun Facts AboutRoller Coasters. Smithsonian Mag, AUGUST 16, 2019.
KEVIN LUI. A Growing List of Accidents IsPutting Safety at Amusement Parks Under the Spotlight. Time, JULY 18, 2017.
Kathryn Woodcock, Global incidence of themepark and amusement ride accidents, Safety Science, Volume 113,2019,Pages171-179,ISSN 0925-7535.
Alicia Cypress. A BRIEF HISTORY OF THEROLLER COASTER. The Washington Post. August 13, 1997.
Copy Tom Harris & Cherise Threewitt"How Roller Coasters Work" 9 August 2007. HowStuffWorks.com. 13 May2021.
Clint Pumphrey. 10 Deadliest Roller CoasterAccidents. HowStuffWorks.com. May 10, 2021.

原標題:《有多少人一看到過山車,就能想象出一萬種事故場景,?》
閱讀原文
轉載請注明來自浙江中液機械設備有限公司 ,,本文標題:《有多少人一看到過山車,,就能想象出一萬種事故場景?》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