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和湖南省教育廳高教工委關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文件精神,,進一步加強我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學生工作干部履職能力,。3月25-26日,,我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在毓秀樓云麓閣報告廳開展《敘事治療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培訓工作坊。參加本次培訓班的學員來自中南大學各二級學院副書記,、心理專干,、輔導員、學工部教師、心理中心專兼職老師共135人,,本次培訓很榮幸邀請到南方醫(yī)科大學趙靜波教授為學員們授課,。
合照留影
授課專家——趙靜波教授
敘事治療作為后現代心理治療的主要療法之一,敘事療法是以故事敘說的方式,,將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發(fā)生的故事置于治療過程的中心,,通過咨詢師的引導性提問,通過外化對話,、改寫對話,、重塑對話以及支撐性對話等過程,鼓勵來訪者探索內心,,從自己的故事中重新詮釋生命的意義,,從而構建自己渴望的生活,并獲得身心的改變,。敘事療法的理念和對話技術用在高校學生工作中,,可以充分挖掘學生的心理力量,創(chuàng)造不同的問題解決路徑,,促進學生心靈成長,。
挖掘生命故事,激活生命色彩
3月25日下午,,趙靜波教授介紹了本次培訓的內容框架,,圍繞“敘事療法的主要內容”,為現場學員普及了什么是敘事療法,。趙教授在培訓開始時就提出觀點,,她認為:“人生都有許多故事,每個人本身就是豐富多彩的,,咨詢師要做的不是去給來訪者的人生填色,,而是要去激活來訪者生命的色彩。”敘事療法不僅注意來訪者的主線故事,,也同樣注重挖掘來訪者的支線故事及其中蘊含的積極故事,,借此重塑和來訪者的對話,激活來訪者的能量,。接著,,趙教授向學員介紹了敘事療法的三個核心技術:外化對話、重塑對話和見證對話,,通過分享一次咨詢經歷——“無聊的夏天”給學員簡單介紹了如何運用這三種技術,,加深了學員對敘事療法的理解。她還提到了敘事中隱喻的重要性,,挖掘來訪者主線故事中的隱含義,,幫助來訪者將平淡單調的線建構成豐富多元多彩的線段,。
看見文化與關系,創(chuàng)造多彩人生體驗
3月25日晚,,趙靜波教授圍繞“主流論述”與“關系性身份認同”的內容繼續(xù)為學員帶來知識的盛宴,。“主流論述”讓我們看見主流文化和價值觀如何影響個體書寫自己的人生故事,。趙教授舉例未婚人群來訪的焦慮,,向來訪者拋出“是什么觀念綁架了你”的提問。趙教授認為問題產生于人與主流論述的關系中,,可以通過思考“什么假設可能支持了問題”,、“什么可能是來訪者所試著達到的標準”和“如果在一百年前,這些問題會是問題嗎”等問題,,進而真正思考“那些主流的價值觀真的能夠幫助我們嗎,?”
除了主流論述外,關系性身份認同也是敘事療法核心的概念,。趙教授認為“人都是生活在關系中”,。在學習現場,趙教授通過“關系中的自畫像”體驗活動,,讓學員身臨其境地體驗“祖輩,、父輩、同輩,、晚輩以及超自然”五種角色對同一副自畫像的不同解讀,,不同關系中的聲音為“我是誰”提供了多重視角。這樣的視角恰是敘事療法的特點,,我們通過不同的關系體驗了不同的自我,,為“我是誰”提供了多元彩色豐富的可能性,并讓人生成為了具備創(chuàng)造性和流動性,,能夠被挖掘創(chuàng)造的鮮活體驗,。
“關系中的自畫像”交流環(huán)節(jié)
分享環(huán)節(jié)
外化問題,重構積極故事
3月26日上午,,趙靜波教授向學員講授了如何將問題外化以及外化會帶來的治療效果,,將問題進行外化和命名,如在覺察到抑郁情緒后將之命名為“小老虎”,,將人與問題剝離開,對抗其將問題視為自我認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趙教授還講授了如何通過發(fā)展支線故事,,挖掘特殊意義事件,陪伴來訪者去發(fā)現被隱藏在問題故事之外的蘊含積極力量的故事,,激活點亮來訪者的生活,。趙教授的精彩演講使在場觀眾體會到了語言的獨特魅力,,學員們紛紛踴躍發(fā)表感想和互動,對敘事療法有了更深的了解,。
踴躍發(fā)言
下午,,趙靜波教授進行了現場演示,邀請了一位來訪者和三位見證者共同體驗治療過程,,通過與來訪者的交談對話,,以及局外見證者的發(fā)言,來訪者的故事被看到,、珍惜,、欣賞,共同建構了故事的獨特意義,。
敘事對話現場演示
學員感想
計算機學院 廖璠藝
非常感謝心理中心給予此次寶貴的培訓機會,。此次培訓,趙靜波老師結合鮮活的案例,,從什么是敘事治療,、敘事治療的特征和方法以及問題外化的步驟等方面展開講解。“故事承載了意義”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敘事就是講故事,,是用新語言去重構老故事,不斷引導學生挖掘自身內在的動力和力量,,引導學生更自主地解決問題,。作為一名輔導員,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深入開展談心談話,,面對面,心貼心,,靈活運用敘事療法,,透過“故事敘說”、“問題外化”,、“由薄到厚”等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拉近距離,走入學生內心,。
機電與工程學院 童俊杰
參加完《敘事治療在高校學生工作中的應用》培訓工作坊,,讓我印象深刻的環(huán)節(jié)是關系中的自我畫像的體驗活動。它讓我體驗到了站在不同社會關系的角度去認識自己,、認識他人,。學生在大學期間,社會角色逐漸清晰和增多,,敘事治療的觀念和方法,,對今后輔導員談心談話有很強的借鑒意義,。
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伍旺
作為即將入職的輔導員,,本次培訓讓我收益頗多。剛開課時老師舉的“學生詢問是否要報考研培訓班”的例子,,就讓我印象深刻,。平時和身邊朋友的聊天更多的在于共情,但是對于未來工作中與自己的學生談話,,卻不能止于共情,,不能被對方的思維牽著走,不能跟著對方一起糾結惆悵,、左右搖擺,。要善于傾聽,也要學會引導對方尋求突破,。不要放任對方沉溺于錯誤認知,,努力從談話中讓對方找到遺漏的積極片段,撥開云霧,。
冶金與環(huán)境學院 胡寒
敘事,,在于你如何理解與解讀自己的成長故事。雖然很多人在外在的成長路徑與呈現形式上是類似的,。但內在的邏輯卻絕然不同,。真相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內心的形象與映射,。
本次為期兩天的培訓課程,,不管是給輔導員還是咨詢師,都帶來了強大的方法和力量,,希望參與的各學院老師能夠學以致用,,將敘事療法的觀點和理念運用到實踐中去,為進一步解決學生的各類心理問題的發(fā)生和發(fā)展,,為中南學子健康學習和成長做出貢獻,。
中心老師們與趙教授合影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