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jié)自 《齊太公世家》)
桓公元年春,齊君無知游于雍林①,。雍林人嘗有怨無知,及其往游,雍林人襲殺無知,。告齊大夫曰: “無知弒襄公自立,臣謹(jǐn)行誅,唯大夫更立公子之當(dāng)立者,唯命是聽,?!?
初,襄公之醉殺魯桓公②,通其夫人,殺誅數(shù)不當(dāng),淫于婦人,數(shù)欺大臣,。群弟恐禍及,故次弟糾奔魯,其母魯女也,。管仲,、召忽傅之。次弟小白奔莒③,鮑叔傅之,。小白母,衛(wèi)女也,有寵于釐公④,。小白自少好善大夫高傒⑤,及雍林人殺無知,議立君,高傒先陰召小白于莒,。魯聞無知死,亦發(fā)兵送公子糾,而使管仲別將兵遮莒道,射中小白帶鉤。小白佯死,管仲使人馳報魯,。魯送糾者行益遲,六日至齊,則小白已入,高傒立之,是為桓公,。
桓公之中鉤,佯死以誤管仲,已而載溫車中馳行,亦有高、國內(nèi)應(yīng),故得先入立,發(fā)兵拒魯,。秋,與魯戰(zhàn)于干時⑥,魯兵敗走。齊兵掩絕魯歸道,齊遺魯書曰: “子糾兄弟,弗忍誅,請魯自殺之,。召忽,、管仲,仇也,請得而甘心醢之⑦。不然,將圍魯,。” 魯人患之,遂殺子糾于笙瀆⑧,召忽自殺,管仲請囚,。
桓公之立,發(fā)兵攻魯,心欲殺管仲,。鮑叔牙曰: “臣幸得從君,君竟以立,君之尊,臣無以增君,。君將治齊,即高傒與叔牙足也;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⑨。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于是,桓公從之。乃佯為召管仲欲甘心,實(shí)欲用之,。管仲知之,故請往,。鮑叔牙迎受管仲,及堂阜而脫桎梏,齋祓而見桓公⑩,。桓公厚禮以為大夫任政,。
桓公既得管仲,與鮑叔牙,、隰朋,、高傒修齊國政,連五家之兵,設(shè)輕重魚鹽之利(11),以贍貧窮,祿賢能,齊人皆悅,。
二年,伐滅郯,郯子奔莒(12)。初,桓公亡時過郯,郯無禮,故伐之,。五年,伐魯,魯將師敗,魯莊公請獻(xiàn)遂邑以平(13)?;腹S,與魯會柯而盟(14)。魯將盟,曹沫以匕首劫桓公于壇上(15),曰: “反魯之侵地,。”桓公許之,。已而,曹沫去匕首,北面就臣位,。桓公后悔,欲無與魯?shù)囟鴼⒉苣?。管仲? “夫劫許之,而背信殺之,愈一小快耳,而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 于是,遂與曹沫三敗所亡地于魯,。諸侯聞之,皆信齊而欲附焉,。七年,諸侯會桓公于甄(16),而桓公于是始霸焉。
【譯文】 齊桓公元年春,齊國的國君無知到雍林去游樂,雍林人原本怨恨無知,等到無知到達(dá)游玩地時,雍林人就襲擊殺死了無知,并告訴齊國的大夫說: “無知是殺了齊襄公而自立為國君的,現(xiàn)在我們把他殺了,只有請你另立公子中應(yīng)該立的人為國君,只要是他的命令我們就聽,?!?
當(dāng)初,齊襄公在位時,他曾用酒將魯桓公灌醉并將其殺死,與桓公夫人私通; 還誅殺許多不應(yīng)當(dāng)殺的人; 而且喜歡淫亂婦女; 多次欺騙大臣,。他的弟弟們害怕禍?zhǔn)卵昙白陨?所以次弟糾逃奔到魯國,因?yàn)榧m的母親是魯國的女兒,。管仲,、召忽做了糾的師傅。次弟小白逃奔到莒國,鮑叔牙做了小白的師傅,。因?yàn)樾“椎哪赣H是衛(wèi)國的女兒,釐公很寵愛她,。小白少年時就與齊國大夫高傒很友好。到雍林人殺了無知,商議另立君主時,高傒便先私下派人到莒國去召回小白,。魯國聽說無知已死,也發(fā)兵護(hù)送公子糾回國,還派管仲另帶兵馬去堵截莒國往齊的通道,。路上相遇,管仲發(fā)箭射中小白的衣帶鉤,小白假裝已死,。管仲便派人急奔魯國報信,因而魯國送公子糾的人便行走很慢,走了六天才到齊國,。這時小白已先到了,高傒已立他做國君了。他就是齊桓公,。
桓公 (小白) 被管仲射中衣帶鉤,裝死而蒙哄了管仲。過了一會兒,他便乘溫車飛馳而去,還加上高,、國兩族在國內(nèi)接應(yīng),所以桓公能夠先到而立為國君,并當(dāng)即發(fā)兵堵拒魯國。這年秋天,齊與魯在干時那里大戰(zhàn),魯兵失敗而逃,齊兵又堵截住魯兵的歸路,。這時,齊桓公便給魯國一封書信說: “子糾是我的兄弟,我不忍殺他,請魯國自己殺他罷,。召忽、管仲,是我們的仇敵,請給我送來,我要將其剁成肉醬才甘心,。不然的話,我將發(fā)兵圍攻魯國,。” 魯國人十分擔(dān)憂,便在笙瀆之地殺了子糾,召忽自殺,管仲請求囚禁,。
桓公才即位時,發(fā)兵攻打魯國,一心想殺管仲,鮑叔牙說: “我有幸跟隨了你,你畢竟立為國君,我沒有什么給你增益的,。你若只統(tǒng)治齊國,那高傒和我就足夠用了; 你若想稱霸天下,沒有管夷吾是不行的,。管夷吾居住哪國,哪國就很快富強(qiáng)起來,我們不可失掉他,?!?齊桓公聽從鮑叔牙之計(jì),。于是,桓公表面說要得到管仲才得甘心,實(shí)際上是想用管仲之才,。管仲心知桓公的用意,所以請求前往齊國,。鮑叔牙便去迎接管仲,到達(dá)齊國堂阜那里,就將管仲的腳鐐手銬除掉。到齊后,事先齋戎沐浴,進(jìn)行了除災(zāi)求福的祭祀,才去和齊桓公相見,?;腹么蠓蛑穸Y相待,讓他主持齊國的政事,。
桓公已經(jīng)得到管仲,管仲與鮑叔牙,、隰朋,、高傒整頓齊國的政治。管仲制定了連五家之兵法,設(shè)置了錢制和捕魚,、煮鹽法,從中所得之利用于救濟(jì)貧窮的百姓,俸祿給予賢良和有才能的人。齊國的人都十分高興,。
桓公二年,齊國出兵伐郯,把郯滅了。郯的君主逃到了莒國,。因?yàn)楫?dāng)初齊桓公 (小白) 逃亡時,路過郯國,郯國對他無禮,所以桓公要出兵討伐郯國,?;腹迥?齊國出兵討伐魯國,魯國兵敗。魯莊公請求向齊獻(xiàn)遂邑城,以此媾和,?;腹珣?yīng)許了他,并與魯國在柯地相會結(jié)盟,。魯國即將與齊簽盟時,魯國名將曹沫拿著匕首將桓公劫持于臺上,說: “將侵占之地還我魯國,?!?桓公應(yīng)允了他,。過了一會,曹沫收好匕首,面向北落坐在臣子的位置上,。后來,桓公覺得很懊悔,想不還給魯國的土地,還要把曹沫殺了,。管仲說: “他劫持住你時,你就答應(yīng)了他,而今你背信于他,把他殺了,這只不過是獲得一種小小的快意罷了,然而,你對于諸侯卻失去了信用,這就失掉了天下的援助,這是不行的?!庇谑?齊國便把曹沫三次戰(zhàn)敗所失之地,統(tǒng)統(tǒng)歸還給魯國。各國諸侯聽說此事,都十分信任齊國,因而都想歸附齊國,?;腹吣?諸侯在甄與齊桓公相會盟,齊桓公于是開始稱霸天下。
【鑒賞】 齊桓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但齊桓公如何稱霸天下,卻鮮為人知,。他在用人、治國,、外交方面有哪些好的經(jīng)驗(yàn)值得今人借鑒,是本文所要回答的問題。文章從齊桓公之立到他稱霸,簡述了他的機(jī)智,、聰穎,、用賢,、誠信于諸侯的過程,表現(xiàn)了一代霸主的風(fēng)范。
首先,寫齊桓公之立,。文章用追溯手法,指出桓公元年春,齊君無知被雍林人襲殺,。此時,齊國急需立國君,。而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又因齊襄公之亂而逃亡魯國和莒國。當(dāng)無知被殺之時,公子小白之好友高傒即悄悄地先招小白返齊,。魯國亦發(fā)兵送公子糾回齊爭奪君位,并先派管仲帶兵阻莒國歸齊之道,當(dāng)管仲射中小白衣鉤,小白佯死之后,公子糾以為大勢已定,故魯兵行進(jìn)之速度放慢,六日后至齊,公子小白已被立為桓公,。桓公之立既反映了齊國統(tǒng)治集團(tuán)內(nèi)部爭奪權(quán)位的斗爭,也表現(xiàn)了齊桓公的機(jī)智與聰穎。
其次,寫齊桓公用賢,。公子糾是公子小白的兄弟,但齊桓公即位后,卻假手于魯殺之,。管仲是射殺他的仇敵,本想“得而甘心醢之”,但他聽從了鮑叔牙的建議: “君且欲霸王,非管夷吾不可。夷吾所居國,國重,不可失也,。”從而棄前嫌,迎管仲,用 “厚禮以為大夫任政”,。
再次,寫管仲協(xié)助齊桓公稱霸,。管仲任政以后,在內(nèi)政方面,與鮑叔牙,、隰朋,、高傒一起,“修齊國政”,采取了 “連五家之兵,設(shè)輕重魚鹽之利,以贍貧窮,祿賢能”等一系列措施,使齊國富強(qiáng)起來,齊國人皆悅。在對外方面,先后伐郯,、伐魯,以示國威,。后與魯在柯地結(jié)盟的會上,齊桓公在曹沫兵刃威脅面前,答應(yīng)歸還侵魯之地,后又欲悔。此時,管仲力阻,認(rèn)為“棄信于諸侯,失天下之援,不可”,于是遂歸還曹沫三敗所亡之魯?shù)?。這一 “誠信” 之舉使諸侯信服,“皆信齊而欲附焉”,故齊桓公很快而霸天下,。
全文以齊桓公為主線,以管仲附齊、任政為副線,兩條線索相互輝映,既表現(xiàn)了齊桓公作為霸主的寬厚英明,又突出了管仲賢能多謀的治國之才,。齊桓公不計(jì)個人私怨,以國家大局為重,破格用人而使國家強(qiáng)大的作為,對我們今天仍有巨大的啟示,。
轉(zhuǎn)載請注明來自浙江中液機(jī)械設(shè)備有限公司 ,本文標(biāo)題:《齊桓公用管仲稱霸天下》
百度分享代碼,,如果開啟HTTPS請參考李洋個人博客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決定都會改變你的人生,!
還沒有評論,來說兩句吧...